國強民安!這兩天,所有的人都在為孟晚舟慶祝,大家在熱搜上表達了對她的關心。這場戰爭我們勝利了!



01
這位49歲的華為CFO
即使身處風暴中心,眼神依然從容和篤定!
從2018年年底,孟晚舟在加拿大被限制自由后,時至今日,1028天過去了。對于普通人而言,可能每一天都是煎熬,但是對于孟晚舟而言,無論是在任何時候,她展現在人前的都是面帶笑容,眼神里洋溢著不變的從容與篤定。
在裁決的之前,孟晚舟和家人朋友在加拿大當地法院門口合影留戀,她在拍照時,擺出了代表勝利的“V”字手勢,然后又伸出大拇指,你很難想象她現在正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


筆者注意到,自從被限制自由之后,孟晚舟總是微笑面對:
當初被帶走時,孟晚舟面帶微笑↓↓↓

出庭受審,即使腳上帶著電子腳鐐,依然云淡風輕↓↓↓


這份優雅和從容,并不是任正非大女兒這個身份給予的,而是她過往的經歷給她的,她從小接線員到CFO,陪伴著華為從一個不知名的小公司成長為電信巨頭,她的經歷與普通的富二代有著非常大的區別。
02
從接線員到華為CFO
孟晚舟走了20年
根據華為官網上的信息,孟晚舟在華為擔任的是副董事長和CFO。

▲ 華為官網上對孟晚舟的介紹
這個職位并不是她一來公司就有的,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很多人都不知道孟晚舟是任正非的女兒。直到2013年1月,她首次以華為CFO的身份面對媒體,對公司現金流的追問作出回答。
“華為長公主”的光環和任正非并沒有給孟晚舟帶來多少庇佑。她從1997年正式入職華為,從小員工到CFO,她用了將近20年的時間。
孟晚舟是任正非和第一任妻子的女兒,她見證了任正非最艱難的日子。作為父親的任正非忙于工作,總是缺席女兒的成長,任正非也在多次采訪中提到對于兒女們的愧疚。16歲時,孟晚舟改隨母姓。
盡管如此,孟晚舟在1993年(21歲)的時候還是進入到父親的公司,那時華為還是個籍籍無名的小公司,規模也就兩三百人,因為公司小,她做的事情就比較多、雜,做過秘書,協助過銷售和服務部門,負責打字、制作產品目錄、安排展覽會等等,后來還做過接線員。誰能想到當時的客服,會是現在的副總裁和CFO呢?
在她發表在華為內刊《華為人》的一篇文章中,她以細膩的文字描述了自己早年的成長。
“我大學畢業后進入華為工作。最初的幾年,我和另外三個女孩承擔了總機轉接和文件打印等工作,瑣碎且辛苦。那時候,公司的總機是一個有著密密麻麻鍵盤的平板,足足有一張辦公桌那么大。每當電話進來,紅紅綠綠的信號燈就會不停閃爍。手忙腳亂的我,不知道曾經轉錯過多少電話。
打雜的生活忙碌而充實,也讓孟晚舟積累了不少經驗,孟晚舟到現在都記得自己1996年自己隨團去莫斯科參加國際通訊展,他們需要用美金換盧布,因為自己和同事的疏忽,最后少換了100美金的錢。正式這樣的經歷,讓孟晚舟第一次感受到“匯率”的放大效應,也許這也讓她萌生了從事財務工作的念頭。
1998年,從華中理工大學會計專業畢業,碩士學歷的孟晚舟重新回到華為,正式從事財務工作。
當時的華為財務,可以說是一窮二白,都是年輕人,什么都不懂,但是到2009年的時候,任正非肯定了華為財務體系,他將公司業務的飛速發展歸功于財務體系的支持,這其中,孟晚舟功不可沒。
孟晚舟曾說過自己進入財務部的第一份工作:整理亂七八糟的單據,把所有的憑證和附件按流水號前后排好,裝訂在一起,再貼上牛皮紙的封面和封底。
但是就是這樣的財務部門,在孟晚舟的帶領之下,已經成長為世界一流的水準。
2003年開始,孟晚舟一手建立起了華為的財務組織,從組織架構到業務流程、再到IT平臺、財經制度等等,她事無巨細,都一一跟進,先后擔任過公司國際會計部總監、香港華為財務總監、財務管理部總裁、銷售融資與資金管理部總裁等職
從2005年以后,她又推出了這家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進行全球財務系統一體化跟標準化,在她的主導下建立起了5個財務共享平臺,并推動華為全球集中支付中心在深圳落成。
2007年開始,孟晚舟負責實施華為集成財經服務的變革項目,該項目實施能為各級經營組織提供更完善、更準確、更有價值的財務數據,促使華為持續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綜合解決方案。
2016年,華為全球銷售收入達到5215億元人民幣,是BAT三家的總和,這離不開孟晚舟的全球統一的財務系統的高效服務。
華為的財經體系構架圖
看似一帆風順的履歷,外人不知道其中的艱辛。2015年華為內刊上刊登一篇員工關于付款流程有問題的文章,這篇文章受到任正非的
據我所知,這不是一個偶然的事件,不知從何時起,財務忘了自己的本職是為業務服務、為作戰服務,什么時候變成了頤指氣使,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我們希望在心聲社區上看到財經管理團隊民主生活發言的原始記錄,怎么理解以客戶為中心的文化。我常感到財務人員工資低,拼力為他們呼號,難道呼號是為了形成戰斗的阻力嗎?
任正非直指孟晚舟領導的財務部門,最終華為財經痛定思痛,經過一系列的變革,財務和業務高度的融合,后來華為財務也終于得到了任正非的認可。
在2017年和北大教授陳春花的談話中,當任正非被問及“華為成功的核心點是什么”這樣的問題,73歲的他回答說,“財務體系和人力資源體系。”雖然沒有提及任孟晚舟,但是肯定財務體系,自然也就是肯定孟晚舟。
“虎父無犬女”,輪換多個崗位的孟晚舟不負眾望,沒有讓父母的光環遮蓋了自己的能力。
03
孟晚舟一手打造的華為財務體系
到底有多厲害?
孟晚舟親手建立起來的華為財務管理系統到底有多牛?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作為一家業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化公司,要想把賬算清楚可真不容易。然而,華為的財務部門卻非常淡定,因為他們有一個“秘密武器”!

是什么秘密武器,讓報告的出具如此高效?
原來,財務的全球結賬管理有這樣一個監控系統,看起來像不像在搞火箭發射?
這里是華為全球結賬工作的指揮控制中樞,每個月,橫跨5個時區的7個共享中心,都要接受這里的指揮調度,給華為在全球的數百家子公司“算總賬”。
通過交易核算自動化、ERP優化、數據調度優化、數據質量監控以及提升數據分析平臺的性能,華為實現了全球核算實時可視,過程可跟蹤、可管理。
正是靠這套系統,才讓華為的財務數據得以準確、完整地呈現。
這就是孟晚舟領導下的華為財經!
從財務出身的孟晚舟,深知財務體系的健康運轉,對于一家公司的作用!因此她對自己所帶領的才鱷魚團隊提出非常高的要求,這體現在她多次的演講和致辭之中:
當我們財務站在新的高度,此時此刻的超然,只是下一段雄關漫道的開始。
打開作業邊界,責任在哪里,我們就在哪里
打開管理邊界,機會在哪里,我們就在哪里
打開組織邊界,人才在哪里,我們就在哪里
打開思想邊界,方法在哪里,我們就在哪里
打開能力邊界,工匠在哪里,我們就在哪里
傳統的財務服務,早已不再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目標。那個駝著背、彎著腰、端著水杯、戴著老花眼鏡的賬房先生,絕不再是我們的形象代言。
財經已經融入公司所有業務活動之中。從合同概算到項目回款、從產品規劃到市場分析、從出差申請到費用報銷、從資產管理到存貨管理、從銷售融資談判到融資規劃落地、從稅務籌劃到定價設計……,伴隨公司的成長,財經組織從“非常落后”走到了“比較落后”,又從“比較落后”走到了“有點先進”。
我們再從一個簡單的費用報銷上來看看,華為的財務團隊是怎么運作的:
在華為員工報銷費用,可能既見不著會計人員,也見不著出納。華為實現了費用報銷IT流程化處理。十年前,智能手機尚未普及,華為就已在互聯網上開發了SSE費用報銷系統。能上網的地方華為員工就能登錄SSE系統填寫費用報銷單,填寫完畢后費用報銷單系統會自動提交領導審批。
以員工報銷差旅費為例:

華為每個部門都配備有秘書,秘書會集中將部門的費用報銷單快遞至財務共享中心。財務共享中心簽收后,出納會集中打款,這時,整個報銷流程結束,剩下的就是會計做賬了。
在員工費用的過程中,華為財務對幾個環節進行了優化。
審批環節,由電子審批代替人工審批。以前報銷員必須找到領導面對面簽字,現在,電子流審批即可。
單據流轉環節,實現集中快遞處理。以前是報銷人員挨個拿著單據送到財務部,現在只需快遞寄至財務共享中心。
付款環節,系統批量處理代替了逐筆打款。以前要由出納一筆一筆給報銷人員打款,現在系統能歸集員工姓名、身份證號、銀行賬號等信息,與網銀對接后可批量轉賬,大幅減少出納的工作量。
賬務處理環節,由系統自動化處理代替手工錄入。以前每報銷一筆費用,會計就要做一筆分錄,這樣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錯。
孟晚舟女士在2017年新年致辭《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中提到,在會計核算領域,我們積極嘗試自動化、智能化,將標準業務場景的會計核算工作交給機器完成。目前,年平均約120萬單的員工費用報銷,員工在自助報銷的同時,機器根據既定規則直接生成會計憑證。
這些不能說全是孟晚舟的功勞,但是至少在她的領導之下建立起來的!
04
作為財務總監的孟晚舟
曾遇上更兇險的局面
正如前面所說,華為的財務是要深入到業務之中的,不能躲在背后,作為財務總監的孟晚舟曾多次奔赴在一線業務上。
一線工作的艱辛成就了她現在的從容和淡定,讓他縱使身處風暴中心,依然頭腦清醒,據理力爭。
之前,一封《東京都一普通市民給孟晚舟及華為全體員工的來信》在朋友圈傳播開來:
一名日本人公開表達了關于孟晚舟事件的看法,他在新中提到:華為日本事業部曾在孟晚舟的帶領下,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地震:
“我的一位住在宮城縣的朋友告訴我,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時,其他公司都在撤退、逃離。只有華為,在危險還沒有消除的情況下,毅然進入災區,抓緊搶修被地震損壞的通信設施。”
其實,早在2016年,孟晚舟在清華大學演講時,就介紹了事情的經過:
面對9.0級東日本大地震后的一系列危機,當時的她只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
當其他國家的電信設備供應商選擇撤離時,孟晚舟只身飛往隔離區,毅然決定留下來。正如她回憶——
“地震后,我從香港飛到日本,整個航班連我在內只有兩個人。”
第二件事:
孟晚舟連夜開會討論搶修預案,穿防護服穿越隔離區。
那時的日本災區,剛經歷9.0級大地震。彼時海嘯過境,余震不斷。而隔離區也充斥著堪比切爾諾貝利事件的7級核輻射。
這直接威脅到每一個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
從這次經歷,可以看出作為華為的財務總監,并非想象中那么輕松,任正非給華為財務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融入業務,提升價值!作為財務總監的孟晚舟,她要第一個身先士卒,打入到業務之中!
她在華為負責的核心領域,恰恰是最棘手、最高風險的部分,涉及:戰爭、瘟疫、動亂、地震。
這意味著,她的每一次任務都像在刀刃上跳舞。沒有超凡的果敢和強大的心態,根本無法肩負更大的責任。
從入職華為之初的底層員工,到布局全球財務系統的CFO,再到扛下風險性最高的國際業務大梁。
這一切,是磨難,也是財富!
我想,這份泰然自若絕不是任正非女兒這個身份給她的,對她而言,最值得驕傲的應該不是任正非女兒的身份,也不是華為長公主的榮耀,而是一次次國際商務合作的合同單,負責項目年穩中求進的盈利報表,以及從容對待每一次波折!
她曾說過:“在未來的日子里,不管世界怎么變化,只要毅力在,我們就走在成功的道路上。”
今天凌晨,加拿大的消息傳過來,很多華為人都在轉發這張圖,紅彤彤的朝陽從海面緩緩升起,映紅了波濤洶涌的海面,同時也照亮了矗立在海邊的燈塔。

我想這位內心強大的CFO,沒有什么能將她打倒,她一定能挺過去!
歡迎回家,華為孟晚舟!

本文來源:人民日報、注冊會計師、華為招聘、梅松講稅、指尖上的會計、每日人物、AI財經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