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9歲考上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計算機專業世界排名第18位),8個月后輟學;20歲成為首位擊敗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的天才科學家,獲得過2014年IT軟件類世界技術獎;同年他創辦的以太坊,標志著區塊鏈2.0時代的開始;22歲被美國《財星》雜志評為2016年40歲以下的40大杰出人物之一;25歲他一手打造的以太坊公鏈價值千億美金。
而我們熟知的喬布斯在25歲時才剛剛成為百萬富翁;扎克伯格25歲時,他的Facebook剛滿5周年;比爾蓋茨25歲時創辦微軟;厲害如斯皮爾伯格,25歲時身家已過25億,如今來看,依然不及這個曾經的網癮少年,而2021年,此刻他也才不過27歲。
區塊鏈這個行業,因為他而多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就是有著「以太坊之父」之稱的27歲的年輕人——Vitalik Buterin。
如果說比特幣是區塊鏈開山鼻祖的話,以太坊就是區塊鏈的造人女蝸。截止目前依然有半數以上的區塊鏈應用項目通過以太坊搭建。作為以太坊的創始人,Vitalik 究竟有著怎樣的成長史?是什么意念在驅動著這位少年前進?
今天,我們拉開帷幕一角一起看看當下市值2.7萬億美金以太坊背后的男人的故事。
不滿:網癮少年VS《魔獸世界》
1994 年Vitalik出生于俄羅斯,5歲時父母離婚,他跟隨父親移民到加拿大。年幼時的他便展現出驚人的數學天賦:10歲時心算速度是同齡人的2倍;11歲被安排進了“天才兒童班”,學習數學、編程和經濟學等科目;12 歲便可以用 C++語言編寫游戲程序。而他與區塊鏈的故事則要從一款游戲《魔獸世界》說起。
2010年,《魔獸世界》風靡全球,13歲的Vitalik當然也沉迷其中,但一次,《魔獸世界》取消了Vitalik非常喜歡的游戲角色的一個技能傷害,對此,Vitalik曾多次發郵件聯系《魔獸世界》工程師,要求改回技能傷害,但每次只能得到拒絕的回復,一氣之下,他便刪掉游戲。
這一次經歷,讓Vitalik意識到了在中心化互聯網的游戲里,玩家永遠是弱勢群體,一旦中心化的運營者做出某些舉動,便會毀了玩家的全部心血。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Vitalik開始探索去中心化的互聯網模式。
巧合的是,Vitalik很快就接觸到了他理想中的去中心化世界。Vitalik的父親Dmitry Buterin,本身就是一家區塊鏈孵化器的聯合創始人。17歲那年,父親無意的一次對話,提到了比特幣,起初,Vitalik并沒有很在意,但隨著不斷的研究,他慢慢被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特性而吸引。
此后,Vitalik便加入了比特幣社區,給比特幣博客和《比特幣周刊》投稿,Vitalik的文章很受歡迎,每篇帖子大概能得到5個比特幣(當時價值3.5美元)的“打賞”。錢雖少,但Vitalik卻樂此不疲地投稿,后來因為比特幣在當時仍缺乏主流媒體的
不過,在《比特幣周刊》寫稿的這段時間里,Vitalik積累了大量的關于比特幣的知識和第一手資料。也因為撰寫的文章,結交了很多同樣對比特幣感興趣的朋友,通過互相交流,Vitalik得以對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進行更深入理解。之后Vitalik以聯合創始人以及主要撰稿人的身份同羅馬尼亞程序員Mihai Alisie創建了“比特幣雜志”,這是一份實體和在線的出版物,在2015年被BTC Media收購時,該雜志積累了大概150萬名讀者。
開創:輟學少年VS以太坊
2013年,19歲的Vitalik被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計算機專業世界排名第18位)錄取,學習計算機科學。但入學僅8個月就毅然休學,因為他發現自己無法兼顧比特幣方面的研究、撰稿與學業,Vitalik決定全身心的投入到比特幣領域的工作上去。
輟學后的他,不斷走訪美國、西班牙、意大利、以色列等比特幣開發者社群,加入比特幣2.0的轉型工作,找尋比特幣在加密貨幣以外的應用可能性。這段時間正值比特幣第一個爆發期,短時間內1枚btc的價格從幾十美元上漲到1000多美元,這為Vitalik帶來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13年年末,周游世界歸來后的Vitalik有了些新想法。當時的比特幣愛好者正在全力以赴地為比特幣增加更多的功能性,打造比特幣2.0。但Vitalik認為,建立一個全新的編程語言才是比特幣的當務之急。出于安全原因,比特幣的開山鼻祖中本聰用了一種復雜的腳本語言編寫了比特幣協議,然而這種語言有意地限制了交易的復雜性,也導致了比特幣一直沒有開枝散葉,孵化出更多的應用。
正因為這一個契機,Vitalik回到多倫多后,很快寫下了一篇白皮書,建議設計一種新的比特幣,并在文中介紹了“以太坊”。這款“新的比特幣”將基于通用的編程語言,可以用來創建各種各樣的應用,比如社交、交易、游戲……
當時,Vitalik只把白皮書發給了15個人,這15個人又相繼發給了他們的好友。一傳十,十傳百,這份白皮書迅速在比特幣社區里流傳,并“出乎意料”地受到了同行們的認可。Vitalik本以為自己的想法還存在不少漏洞,沒想到竟然受到了一致好評。
“當初想到以太坊這個概念的時候,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這個想法是不是太完美了?不可能是真的吧?難道其他人沒想到嗎?我得找幾個專業人士給我潑潑冷水才行。但是,兩個星期過去了,沒人給我潑冷水,我都驚呆了!”
2014年年初,他召集了幾位合伙人,并投入自己同年獲得的10萬美元Thiel獎學金(Paypal創始人、硅谷投資大佬Peter Thiel為鼓勵20歲以下年輕人創業的獎學金),開啟以太坊建置工作,還為以太坊設計了一種新的加密貨幣幣種—以太幣(Ether)。和其他加密貨幣一樣,他們決定通過愛西歐的方式來為新的加密貨幣“以太幣”募集資金。
2014年7月,以太幣眾籌正式被啟動,用戶可以用比特幣來預購以太幣。兌換比例是:1枚比特幣兌換2000枚以太幣,按照當時每個比特幣600美元的價格,一枚以太幣價值0.3美元。結果,此次眾籌造成巨大轟動,12小時內募集超過3500個比特幣;為期42天眾籌,共計募得當時價值1840萬美元的31000枚比特幣,成為區塊鏈歷史上,融資第二的項目。并在瑞士注冊了以太坊基金會,用來保證以太坊開發和生態建設的順利進行。
2015年6月,以太坊主網正式上線,并將這一階段命名為“前沿(Frontier)”,至此,以智能合約為代表的以太坊正式誕生。如果說中本聰是區塊鏈的創世者,那么彼時20歲的Vitalik則是一手將區塊鏈推上了新的高峰,開啟了區塊鏈2.0時代。
Vitalik后來又創造了哪些奇跡,94年男孩與他的萬億帝國,我們下期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