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貴陽1月18日電 題:開往小康的幸福列車貴州連續六年接在粵青年回鄉過年
記者張偉
1月18日,10時5分,56歲的田貴軍帶著妻子在廣州南站登上了回貴州老家的D2812次列車。這趟車上,有連續5年坐上返鄉專列的貴州老鄉,也有在廣州奮斗將近20年的資深“廣漂”;有堅持做公益的愛心人士,也有帶著資金技術回鄉創業的有志青年。
這是共青團貴州省委聯合廣鐵集團等多家單位專門定制的動車專列——2020“向黔進·開往小康的幸福列車”,免費接在廣州的貴州籍青年回家過年。

貴州是中國的勞動力輸出大省。一直以來,有大量的貴州籍青年在珠三角地區務工、學習。自2014年貴廣高鐵建成通車后,貴州團省委已經連續六年聯合多部門開通返鄉專列,助力在貴州籍務工、學習青年在春節期間順利返鄉。
2020年春運開始前,貴州共青團聯合貴州省網信辦等部門,通過發起自愿報名的方式,組織在廣州的貴州籍青年報名乘車。
田貴軍和妻子都是文盲,為了給女兒湊大學學費,兩人來到廣州打工。他們并不知道如何用手機購票,如何報名乘坐返鄉專列,甚至他們不敢坐火車回家,怕多花錢,也怕在車站走丟了,找不到回家的路。是他們的女兒悄悄報名參與了活動。
“這趟列車上都是回貴州的兄弟姐妹,我相信爸媽跟著大家,一定不會走丟了。”田貴軍的女兒說:“我知道爸媽一定很想回家過年,但是又怕花錢,這個活動真的是太好了!”
同樣坐上這趟列車的還有27歲的何可舉,對貴廣高鐵這條線路有著莫名的情感。“我和媳婦結緣于貴廣高鐵。”何可舉的妻子來自湖南,兩人一同在廣州工作,盡管兩人感情深厚,但談到結婚這件事,妻子當時還是猶豫了。“她擔心離家太遠,回家太難,所以一直猶豫。”

“2014年貴廣高鐵開通后,從廣州回貴州老家的時間縮短到了5個小時,可把我高興壞了。”因為貴廣高鐵線路的開通,何可舉的妻子也沒有了后顧之憂,終于答應嫁給何可舉。
如今,兩人在廣州擁有了自己的小家,但每年過年都會回老家看看家鄉的親人。“家鄉的變化太大了,現在我們在外面提起貴州,可驕傲了。”何可舉感慨道,“就像這趟返鄉專列的名字一樣,我們貴州人乘上了開往小康的幸福列車。”
在共青團貴州省委二級巡視員唐生建看來,共青團希望用這樣的方式表達對青年奮斗拼搏的敬意,讓在外的游子知道家鄉的團組織一直惦念著他們,也希望在外的青年能多多關心家鄉的發展,為家鄉的脫貧攻堅事業出謀劃策。
從前期報名到搜集信息、聯系老鄉、出票再到派票,需要不斷和老鄉進行溝通。“而聯系老鄉的過程就是共青團找到青年,聯系青年的過程。”唐生建介紹,2020年,團貴州省委組織了青年講師團,在歸家的路上,給老鄉們講講家鄉的變化與發展,宣傳家鄉的返鄉創業就業政策,讓老鄉們看到家鄉的新變化、新發展。
在D2812次返鄉專列的車廂內,喜慶的福字貼在車窗上,福袋里裝著大紅的春聯,過年的氣氛非常濃郁。貴州春黔社的兩名相聲演員穿著長袍,有模有樣地說著相聲,隨著一個個包袱的抖出,引得車上老鄉捧腹大笑。
“通過我們的相聲表演,闊別家鄉的老鄉們知道了這一年家鄉的變化,我們希望能夠傳遞貴州人努力、堅持的態度,讓大家看到青春正能量。”春黔社相聲演員劉振峰說。除了相聲表演,返鄉專列還安排了歌曲、魔術、古箏等節目,讓回家的旅途更有趣、溫馨。
在團貴州省委的號召下,碧桂園貴州區域也積極參與到了本次返鄉專列活動中來,這是碧桂園眾多公益行動中的一次嘗試。碧桂園貴州區域工作人員羊哨尉表示,能參與返鄉專列是一件好事,希望能通過這樣的活動,覆蓋到更多的人群,讓更多在粵黔籍青年能夠順利返鄉過年。
共青團貴州省委副書記史麒麟表示,此次活動不僅僅是給他們提供一張回家的車票,更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青年感受黨和政府的溫暖,讓團組織走進青年心中,拉近與青年人的距離,讓團組織與青年更加緊密相連,讓青年看到家鄉變化與機遇,參與到貴州未來建設中。
歷時5小時,運行了900余公里,D2812高鐵專列于1月18日下午15時15分穩穩的停在了貴陽北站。田貴軍帶著妻子在志愿者的引導下坐上了回家的大巴;何可舉帶著懷有身孕的妻子緩緩走向出站口,2020年,他們將會迎來第二個寶寶;中山大學博士汪敏在貴陽北站的站牌前拍照留影,和志愿者們告別后,踏上了回家過年的路。(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