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天剛蒙蒙亮,家住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明倫鎮八面村塘排屯的玉云規就像往常一樣,迅速起床、穿衣、洗漱,然后將兩根拐杖夾在腋窩下,單腿一步步走向大門,將門扣拉開,便又開始了新的一天門店生活。
玉云規電話聯系客戶取包裹
玉云規并不是天生殘疾,9歲之前跟正常同齡人一樣,過著無憂無慮的童年。但9歲時的一場事故改變了他往后乃至一生的生活。
玉云規依稀記得當時正讀小學二年級,有一天上山砍柴不小心被滾落的石頭壓到右腿,雖然第一時間得到搶救,但依然沒能保住右腿。
殘疾后需要面對的問題接踵而至,由于家里的小孩多,初中離家又遠,玉云規小學畢業后被迫輟學。
“當時非常沮喪,想得最多的是今后怎么辦。”玉云規說。
后來經過縣殘聯的牽線搭橋,玉云規有機會到縣城進行為期2個月的家電維修培訓。但由于培訓時間太短,沒能學到真正的維修技術,玉云規又倒貼學費到家電維修店跟師傅繼續學習。
經過三年多的學習,懷揣借來的1500元錢和父母支持的一點現金,17歲的玉云規回到八面村,利用自家老房子開起了家電維修店,從此走上自食其力的生活。
玉云規在自己店面前
“當時主要維修一些黑白電視機、收音機等家電。”玉云規回憶道。
之后,為了跟上家電更新換代的步伐,玉云規又自費外出進修。期間,玉云規還向銀行貸款進貨家電銷售,打造售前、售后一條龍服務。玉云規的日子一天天變好了。
有能力和想法的人總在追趕著時代的步伐。面對網絡信息時代和網購熱的到來,玉云規發現八面村及周邊村民網購的包裹都要自己到20多公里外的鎮政府所在地去取,來回要兩個多小時。
“我能不能在八面村承接一個快遞接收點?”玉云規思索著。
一次偶然機會,玉云規把自己的想法跟運送貨物的物流公司工作人員提起,對方非常贊成,雙方迅速達成了合作協議,確定在玉云規門店設立物流配送站,按商品大小輕重收費,物流費雙方平分。
隔壁村村民袁金剛前來取網購包裹
“網購商品取貨非常方便,我經常幫我們屯的人來這里取包裹。”前來取網購包裹的隔壁村村民袁金剛說。
如今,物流配送站每天接收包裹少則十幾件,最多的一天有100多件,再加上家電售賣、維修、代購等業務,玉云規月收入超過3000元,并于2016年退出建檔立卡貧困戶序列。
“我已經到南寧考殘疾人駕照,正在考科目四,車子都已經買好了。”玉云規告訴記者。
天道酬勤,玉云規用他的一條腿,走出了別樣人生。
素材來源:看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