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患者的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才能夠確診是否為新冠肺炎,而對樣本取樣時會直接產生氣溶膠,這個高風險操作,早就不是人工操作了。
26日,長江日報記者在武漢華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儀器生產中心看到,華大智造自主研發的全自動分杯處理系統,可一鍵完成開蓋、掃碼、分裝、關蓋等工作,15秒即可完成一個樣本的預處理,接下來的樣本分裝、自動化核酸提取儀、全自動化流水線,都由華大智造自主研發,加速了樣本的檢測速度?!懊恳徊蕉际潜瞥鰜淼?,為了爭分奪秒打通檢測‘堰塞湖’,就必須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比A大智造相關負責人表示。
這些核心儀器設備應用于“火眼”實驗室。戰疫中,武漢“火眼”實驗室甚至打破了單日萬人份設計通量,并從武漢走向全球,如高通量自動化儀器設備已在瑞典、阿聯酋、塞爾維亞等超過30個國家布局超過1000臺,用于提升大規模核酸檢測效率。
記者現場看到,升級后的核酸檢測設備和場地均可以實現可移動方案,有集裝箱式的智造方艙、帳篷式的智造硬氣膜、車載一體式的移動快檢車等,不斷為著力打造疾控體系改革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中國樣板”提供參考。
據了解,華大智造是全球三家能自主研發并量產臨床高通量基因測序儀的企業之一。華大智造CEO牟峰介紹,依托新開工的華大智造智能制造及研發基地項目,華大將在武漢建立世界級生產質量體系,提升生產交付能力,以國產自主可控的核心工具驅動生命科學從科研到產業再到民生的聯動發展。
華大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長汪建介紹,要圍繞“火眼”實驗室串起上下游產業鏈,建立大型基地,形成產學研深度合作,將武漢建成未來全球防控傳染性疾病研究、產業的世界級中心,成為英雄武漢嶄新的科技標志。
(長江日報記者李佳 通訊員麥絲綺 龔碧婧 張珊妮)
來源: 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