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芯語”已陪伴您550天
也許有人會懷疑,小到5nm(大約兩鏈DNA的寬度)對美國、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之間的關系有何影響?
半導體芯片是所有電子產品的大腦,從手機到汽車再到戰斗機。當今市場上最先進的芯片上裝有數十億個5nm開關。
對于這些微小但具有戰略意義的產品,中國臺灣在國際供應鏈中起著主導作用。中國臺灣與韓國的三星和美國的英特爾一起,處于半導體技術的最前沿。這也是其制造中的主要業務,臺積電(TSMC)生產的芯片占全球年產量的一半左右。
中國臺灣的半導體產業與美國有著深厚的聯系。中國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開始興起,當時臺北正尋求擺脫1973年石油危機造成的經濟衰退的出路。結合行業政策以及與美國廣播公司領導人之間的私人聯系,那一代臺灣地區工程師在美國接受了培訓。如今,幾乎所有美國大型科技公司都在中國臺灣設有分公司。美國從臺積電采購其最先進的軍事芯片,而這是美國國內無法生產的。中國臺灣還是美國半導體設備的第二大銷售市場。
但是,隨著中國大陸崛起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芯片消費市場,促使其與臺灣地區加強了聯系。自2000年代初以來,中國臺灣的半導體公司增加了對中國大陸市場的銷售。這種關系的好處是雙向的。中國大陸的制造業滿足不到本地芯片需求的五分之一,并且比技術前沿落后了大約五年。中國大陸嚴重依賴中國臺灣的芯片制造能力。
中國臺灣半導體產業在美國和中國大陸市場的既得利益使它希望與相關方都保持友好關系。但是,隨著中美緊張局勢的加劇,雙方都擔心對方對他們的籌碼供應產生影響。
在特朗普政府的領導下,美國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親近中國臺灣。這一政策與其說是清晰的戰略眼光,不如說是許多利益的匯合。
美國與中國的技術爭端,使得中國臺灣半導體產業的處境尷尬,早有報道稱,中國臺灣半導體公司在美國的壓力下,將芯片銷售到中國大陸的難度越來越大,而且還要在美國建設更多的先進芯片制造工廠。5月份,這最終導致臺積電宣布將斥資120億美元在美國建設一家制造廠(未獲得美國政府的具體支持)以及對出口規則進行技術性修改的結果。
美國針對華為的新出口規則將對臺積電等中國臺灣半導體制造商產生重大影響。過去,臺積電從對華銷售中獲得近五分之一的收入。但是其中大部分已經停止了。由于臺積電使用美國半導體設備制造其出售的芯片,因此,該規則意味著臺積電將越來越依賴美國市場進行銷售。
對于中國大陸而言,新規定將在一段時間內停止。據報道,華為已經儲備了一年的芯片供應。也有媒體猜測是否有豁免條款-臺積電在美國的120億美元投資是否會為其留有余地?漫長的一年。任何人都可以猜測中國大陸是否可以通過談判或創新來擺脫這一困境。
技術爭端,以及美國實行民族主義的貿易政策意味著中國臺灣繼續前進的能力越來越棘手。半導體是中國臺灣的支柱性產業,該行業約占臺灣地區GDP的15%,因此風險很大。而國際貿易形勢的不確定性也在擴大這種風險。
“是說芯語”已陪伴您550天
----------------------- END-----------------------
是說芯語轉載,歡迎關注分享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