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美與蘇寧在線下打得火熱時,國美主心骨黃光裕入獄。蘇寧乘勢而入,安穩坐上“中國家電零售之王”的巔峰位置。
然而沒過多久,電商風口席卷而來,零售行業發生劇變。大眾的消費習慣漸漸轉移,蘇寧在阿里、京東等電商大軍的沖擊下,漸漸脫離賽道。這也是大部分傳統零售商消亡的縮影。
電商來勢洶洶,蘇寧早就有所察覺。只是,一開始的張近東并不看好電商,認為網購不會成為未來的消費主流。直到淘寶僅“雙11”的銷售額就超過了9億元,同比增長1772%;京東商城全年銷售額達到102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0%;當當網掛牌上市......最終看清形勢后的蘇寧卻只能成為默默無聞的追趕者。
曾經勢做“中國沃爾瑪”的蘇寧,開始轉型成科技企業,意圖成為“沃爾瑪+亞馬遜”。
未來可期的轉型追趕
2012年,蘇寧與京東展開了載入電商史冊的價格戰。“京東商城所有大家電將在未來三年保持零毛利率,并保證比國美、蘇寧至少便宜10%以上。”京東借機把家電搬到線上,以低價完成逆襲,但蘇寧從未放棄對家電市場的爭奪。
價格戰后,蘇寧強勢縮減線下,集中精力發展線上。為表決心,蘇寧電器更名為“蘇寧云商”,即“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僅1年時間,蘇寧就完成了線上線下渠道資源共享,價格統一;線上平臺開放、全品類經營;推進公司互聯網文化再造等工作。
不過,這一轉型是蘇寧在時間、人力、資金等都付出巨大成本得來的。
2016年,馬云提出“新零售”,再度掀起了零售行業的新變革。不愿再錯過任何一次機會的蘇寧隨即又進行了新一輪的轉型,后將“蘇寧云商”更名為“蘇寧易購”。將近30年,蘇寧享受過巔峰,也體會過低谷,沒有掉隊,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在戰略上,蘇寧試圖實現全場景、全品類及全客群的覆蓋,快節奏的“大躍進”下,快消、百貨短期內都取得了比較大的發展。
野心激蕩的背水一戰
有業內人士稱,蘇寧拓展這么多線下業態,想把自己獨立發展成“第三極”的體量,本身有很大的壓力。而蘇寧跟阿里的合作關系,又讓它很難再去選擇更多的合作伙伴來推動自己線上的發展。
因此,就在國美與拼多多宣布合作后開展的“雙品網購節”活動上,蘇寧在聚劃算“百億補貼”的基礎上又追加100億元,與天貓聯手打造了“雙百億補貼”聯盟,蘇寧渠道全線加入。
今年的618,蘇寧也光明正大向京東宣戰,啟動“J—10%”省錢計劃,承諾所有參加補貼的商品,到手價至少比京東便宜10%。最終的結果,大家也有目共睹。
看似是挑戰京東,實則是蘇寧的破局之戰。電商競爭的慘烈,從經常性的行業洗牌都能看得出來,長期燒錢不見盈利的電商已經逐漸被資本拋棄。
我們先后見證了團購網站的頻繁倒閉,大批老的垂直類電商成為過去,對蘇寧來說,轉型的時間線拉的越長,競爭戰線就越長,面臨的競爭壓力也越大。如今,黃光裕的出獄直接使國美股價瘋漲,對蘇寧也造成不小的影響。
不過,目前的蘇寧已經擁有很多支持者。
從早期的傳統家電零售老大,變成了電商的追趕者,從線下到線上的轉型與重金投入多業務,蘇寧付出的“心血”不少,也許效果在外界看來可能尚未盡人意。蘇寧的“大象轉身”過程必定艱難,但順勢而為,聚力迎戰,或許它真能跳出一支舞。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