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11月14日發表題為《地緣戰略重新格式化:美國打算在亞太地區與俄中對抗》的文章稱,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表示,印度洋-太平洋(印太)地區是美國的優先作戰區域。埃斯珀是在出訪該地區前夕發表的一份聲明中作這一表述的。埃斯珀在聲明中還指出,華盛頓認為主要的潛在威脅來自俄羅斯和中國。不過,據專家推測,美方之所以渲染俄中“威脅”正日益逼近,是因為白宮需要這樣,旨在為其在印太擴大影響力作解釋。

▲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
俄羅斯科學院安全中心主任研究員康斯坦丁·布洛欣認為,美國之所以把“俄羅斯和中國威脅”同美國和其他國家擴大伙伴關系相聯系,是旨在為其在印太地區擴大影響力作解釋。他說:“美國把俄羅斯的軍事實力視作自身安全的威脅,這是因為俄有能力打擊美國。而中國被視作長期威脅,是因為中國如今已在經濟領域向華盛頓發出挑戰,是美國的競爭對手。”
布洛欣同時強調,印太地區這一術語是美國5年前人為制造出來的,這一地區包括亞太地區的一系列國家。由于印太地區這一術語所具有的美國中心色彩,學術界通常用亞太地區這一概念。
布洛欣提到,俄總理梅德維杰夫11月初在對《曼谷郵報》發表談話時曾表示,美國正企圖利用“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這一概念加強自身在東南亞的影響力。
莫斯科國立大學世界政治系國際組織和世界政治進程教研室主任安德烈·西多羅夫也贊同布洛欣的觀點。他說,印太地區多半是政治概念而非地理概念。

專家們指出,華盛頓近一時期在印太地區采取了許多措施,以“擴大鐵桿盟友的數量”。西多羅夫認為,美國通過擴大與日本、新加坡、蒙古國和印度的軍事合作,在俄羅斯和中國周圍逐步“建立起包圍圈”。他說:“這是一種地緣戰略的重新格式化,印太概念有利于美國控制這一對世界經濟和政治發展最為重要的地區的進程。”
專家們認為,華盛頓有關加強在印太地區影響力的言行,只會促使莫斯科和北京建立更穩固的伙伴關系。
布洛欣指出,華盛頓同時還極力破壞俄羅斯和中國的伙伴關系,但其欲使印太地區軍事化的行為只會促使俄中加強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