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章 溪
小說《奇跡病房》是法國作家朱利安·桑德勒爾的作品。主人公塞爾瑪是一位事業心很強的單親媽媽,一天,她帶著12歲的兒子路易外出,眼睜睜地看著兒子被一輛卡車撞倒,不省人事。
路易躺在重癥監護室里,靠呼吸機維持生命。醫生對塞爾瑪說,在接下去的一個月里,如果路易沒有醒過來,他們將放棄治療。塞爾瑪悲傷之余陷入深深的自責,她后悔自己太專注于工作,疏忽了對兒子的關心與照顧。她回家整理路易的房間時,發現一本筆記本。在筆記本上,兒子寫下了想要實現的一個個夢想:在一座摩天大樓的頂端欣賞東京的燈光;到布達佩斯參加一場“彩色跑”半程馬拉松;在廢墟酒吧喝上幾杯,然后在塞切尼溫泉浴場瘋狂的電子派對上度過一個不眠之夜……
塞爾瑪突發奇想:兒子的生命也許只有30天,他這輩子可能無法實現這些美好的愿望了。既然如此,那就幫他去實現這些夢想,然后以視頻、圖片、語音的形式展示給病房里的兒子。雖然兒子成了植物人,但也許能感受得到呢。現實生活中,奇跡很難出現,但如果不去追求,怎么知道不會發生呢?她當即買了一張飛往日本東京的機票,按照兒子的意愿,在明治神宮參加了一場傳統婚禮;在澀谷閉上眼睛任由人潮推著自己前進;按下日本馬桶的所有按鈕……
兒子的有些愿望比較難實現,比如“跟埃德加參加集訓”。埃德加是個足球教練,專門教十幾歲的少年踢足球。塞爾瑪不擅長體育,更討厭足球,但她還是克服重重困難去報名,跟著一群少年踢球,摔得鼻青臉腫。更瘋狂的愿望還有,比如“在羅格斯皮龍夫人的課上脫光衣服”等,塞爾瑪居然也一一實現了。
路易的最后一個愿望是“弄清楚我的爸爸是誰,跟他見面,就見一面。”路易的生父馬修是英國人,開有一家畫廊,多金又多情。十幾年前,當年40歲的馬修略施小計就騙取了24歲的塞爾瑪的感情。當塞爾瑪興沖沖地來到馬修的畫廊想把懷孕的消息當面告訴他時,迎接她的卻是馬修的妻子。她告訴塞爾瑪:“我丈夫在巴黎有很多女友……”塞爾瑪傷心極了,不再跟馬修聯系。直到路易出車禍,馬修還不知道自己有這個兒子。塞爾瑪為了實現兒子的愿望,去了馬修的畫廊“跟他見面,就見一面”,沒有說話,轉身就走。
一個月的時間里,塞爾瑪馬不停蹄地去實現兒子的愿望,然后回到病房,把拍攝的視頻、圖片展示給兒子,并在他耳邊嘮嘮叨叨,但兒子一直昏迷不醒。當塞爾瑪完成兒子最后一個愿望,也就是跟馬修見面后返回途中,她的母親以及醫生打來電話。她不想接,因為這一天是兒子住院的第30天了,一個月來,兒子的癥狀沒有絲毫減輕,她預感醫生準備放棄治療了。然而,當她走進病房時,卻發現兒子已經蘇醒過來,正努力地活動四肢、開口說話。塞爾瑪喜極而泣,原來生命中真的有奇跡。
所謂奇跡,就是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一個月前,塞爾瑪還是個一心撲在工作上的職業婦女。一個月來,塞爾瑪在替兒子實現愿望的過程中,發現了生活中的很多小美好,在跟著足球教練埃德加參加集訓的過程中還找到了愛情。這對她來說同樣是奇跡。
現實生活中,奇跡很少會發生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但有時候追求的過程就是奇跡。前段時間,網絡上瘋傳一段視頻,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武漢一位90歲的母親在醫院里陪伴64歲的兒子,幫兒子排隊等床位。她還向護士借來紙筆給隔離病房里的兒子寫信,鼓勵他挺住。幾天以后,老人盼望中的奇跡沒有到來,兒子去世了。但是,偉大的母愛鼓舞著無數人去抗擊疫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病房里的奇跡。(章 溪)
來源: 寧波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