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歲歲損失相似,歲歲年年理由不同!今天的獐子島扇貝事件又出了新劇集!
獐子島董事長解釋!
5月15日,獐子島董事長在業績說明上表示:
“國家部局組織的專家調研組認為:近期獐子島底播蝦夷扇貝大量損失,是:
海水溫度變化、
海域貝類養殖規模及密度過大、
餌料生物缺乏、
扇貝苗種退化、
海底生態環境破壞、
病害滋生
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對于今年扇貝情況,董事長稱:
公司扇貝增養殖模式和規模在去年進行了調整和壓縮.從現有的規模和本月調查的長勢情況看發展較好。
不過,根據獐子島此前公告,組織其扇貝受災事件調查的是大連市農業農村局,并不涉及“國家部局”。調研組包含中國海洋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大連海洋大學的相關專家共七人。
2014年到現在,扇貝跑了4次!網友戲稱:獐子島培養了扇貝的奧林匹克精神!
2014年10月
獐子島的扇貝“突然跑了”,震驚整個A股市場。獐子島集團公告稱,公司進行秋季底播蝦夷扇貝存量抽測,發現存貨異常,公司因此第三季度虧損7.63億,而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北黃海異常冷水團等。
2018年2月
獐子島表示,降水減少導致扇貝的餌料生物數量下降,養殖規模的大幅擴張更加劇了餌料短缺,再加上高溫導致蝦夷扇貝攝食效率下降,造成扇貝瘦弱進一步加劇。長期累積效應導致扇貝死亡。2017年,該公司虧損7.23億元。
2019年4月
獐子島發布一季報,公司一季度虧損4314萬元,理由依然是“底播蝦夷扇貝受災”,俗稱“扇貝跑路”。
2020年5月
“國家部局組織的專家調研組認為:近期獐子島底播蝦夷扇貝大量損失,是海水溫度變化、海域貝類養殖規模及密度過大、餌料生物缺乏、扇貝苗種退化、海底生態環境破壞、病害滋生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網友戲稱:扇貝游走了,扇貝回來了,扇貝餓死了,扇貝這回水溫不好,喝死了。
獐子島的扇貝,我們真是是看著你的連續劇長大的!
東北為什么留不住人才?一個連扇貝都要努力逃跑的地方,怎么留住人才?
對于下一次的扇貝劇集,大家集思廣益:
獐子島董事長公開喊冤:
獐子島董事長公開喊冤:證監會這次派出稽查總隊30多個人,長達17個月的調查,沒有發現我們有財務造假行為。
網友炸開了鍋:
獐子島的財務造假可是實錘!
2016年-2017年之間,涉嫌兩次財務造假!2016年虛增利潤1.31億元,2017年虛減利潤2.79億元。
證監會表示,獐子島公司一直使用的結轉成本方法,其公司內部財務人員竟然無法有效核驗。通過使用這種方法,2016年,獐子島虛增利潤約1.31億元,最終公告年度凈利潤0.76億元。
而經證監會測算,獐子島2016年真正利潤總額為-4,822.23萬元,凈利潤-5,543.31萬元,業績虧損。
當時的獐子島還是*ST獐島,2014、2015年,公司已經連續兩年虧損。
通過造假,獐子島2016年凈利潤轉正,成功摘帽。
而在2017年,公司又使用同樣的套路,虛減利潤約2.79億元,最終公告凈利潤-7.26億元。對此,央視財經記者調查時,很多業內人士曾提出質疑,認為公司是通過大額計提的方式進行財務“洗澡”。
最終,根據獐子島發布的公告,證監會決定對獐子島公司給予警告,并處以60萬元罰款,對董事長吳厚剛采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會計人肉胎凡體,并非全能,面對無法勝任的專業領域,要果斷出手請出大神,方可心安!
來源:直通四大、微博、央視財經。秀財網整理發布。
更多財稅資訊,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