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
這一年,掌聲無數次響起。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要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美好未來。”
這一年,許多心聲被關切。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忙就是忙這些事,‘國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這一年,歡聲笑語更多了。自古追尋的“汔可小康”夢想已變成了現實,中華兒女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北京東城區五四大街29號,熙熙攘攘的長街側畔,一座紅磚小樓歷經百年風雨至今傲然矗立。
這就是北大紅樓。
2021年6月25日,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等在北大紅樓參觀“光輝偉業 紅色序章——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主題展”。
2021年6月25日,一場特別的集體學習在這里開展,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同志來到北大紅樓參觀。此后他們又參觀了豐澤園毛主席故居,然后回到中南海懷仁堂,圍繞“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主題進一步學習。
不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顯示著這次學習的特殊意義。
北大紅樓“光輝偉業 紅色序章——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主題展”展廳內,一張張圖片、一件件文物,全面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北京革命活動的光輝歷史。
位于二層西南角的第三十六教室是北大紅樓內面積最大的教室,李大釗、魯迅都曾登上這里的講臺。
1920年,從這間教室里傳出一些此前從未在課堂上出現過的新名詞——“唯物史觀”“社會主義”“社會運動”……講者慷慨激昂的聲音不時被如雷的掌聲淹沒。
掌聲是認同、是信服、是覺醒,也是希望。
1921年夏天,從上海石庫門到嘉興南湖,從畫舫里傳出的那聲“中國共產黨萬歲”,如驚雷巨瀾劃破沉沉暗夜。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有過至暗時刻,也經歷過生死關頭。是什么讓中國共產黨從挫折走向勝利并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延安時期,一批又一批外國記者帶著“中國共產黨人究竟是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來到中國西北的陜甘寧邊區。經過探訪,他們這樣形容自己看到的這群人——
“這是一支中國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隊伍。他們的存在,是世界的一個奇跡,他們的精神,是世界文明的一份財富。”
美國記者斯諾在《紅星照耀中國》中這樣寫道:“在那些獻身于他們認為完全正義的事業的人們身上,我強烈地感受到了充滿活力的希望、熱情和人類不可戰勝的力量。”
202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天安門廣場慶祝百年華誕。當身著中山裝的習近平總書記健步來到天安門城樓主席臺時,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總書記7000余字的講話,贏得現場40余次掌聲。
掌聲是肯定、是喝彩、是驕傲,也是自豪。
回望70多年前,開國大典上,為飛出國威,新中國僅有的17架飛機不得不連飛兩遍,且無一是“中國造”。
而今,慶祝建黨百年盛典上,國產戰鷹,振翅翱翔!
2021年7月1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
在大會現場的觀禮臺上,一位白發老人看著眼前熱烈沸騰的場面,激動地將家中三位已故親人的照片舉在胸前,和他們一起見證黨的百年華誕。
了解曾經的苦難,才能讀懂這一刻的非凡。
“今天,我是代表那么多犧牲的戰友來的,替他們看一看現在的強盛國家、幸福生活。”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邊境自衛作戰的年逾九旬的王占山灑下英雄淚。
就在兩天前,他與其余28位同志獲得中國共產黨黨內最高榮譽“七一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