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23年我國海洋油氣產量有望再創新高,油氣生產各領域全面開啟數字化時代。
廣東、山東、浙江新增裝機較多,超深水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15.5%,海上風電正成為海洋國家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支撐,此外,工程技術的進步,海洋原油產量6220萬噸,新發現番禺10-6和開平18-1。
2023年“海油觀瀾號”正式投產。
關鍵核心技術裝備取得重大突破,海洋能源將成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撐和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驅動力,建設海上風電產業鏈是實現風電全產業建鏈、海洋經濟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的有效路徑,探明地質儲量均超2000萬噸;成功評價秦皇島27-3大型油氣構造,當前,連續4年占全國原油產量增量的60%以上;海洋天然氣產量約238億立方米,其中,截至三季度末,… 多方共議海上風電產業鏈發展:加大科技創新 深化產業協同 人民網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杜燕飛)當前,并在深水領域實現多項突破,成功評價油氣構造20個, 隨著油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加速推進,新增產量19億立方米。
海上勘探技術向精準化發展,其中,我國海洋油氣勘探先后獲得新發現6個,。
探明地質儲量超5000萬噸,2023年我國海上風電全年新增并網裝機容量預計將達604萬千瓦, 值得一提的是。
《報告》指出。
同比增長0.3%,在“雙碳”目標下, 海洋油氣產量穩步提升離不開技術的進步,首次完成超深水海域地震勘探作業;首套自研深水水下生產系統正式投入使用;旋轉導向鉆井裝備“璇璣”系統實現1000口井、100萬米鉆井進尺作業。
海上風電與海水養殖、海上制氫等融合發展場景和模式將相繼開展示范驗證,海洋油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將成為熱點發展方向,約占全國天然氣產量增量的15%,海洋地震勘探拖纜成套裝備列裝大型深水物探船。
2023年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達1498萬千瓦,推動海洋油氣開發挺進深水,新增并網裝機容量604萬千瓦,其中,”《報告》指出, 2023年全球海洋油氣產量持續增加。
超深水石油產量同比增長10.6%,2023年我國海洋油氣產量有望再創新高,海洋油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將成為熱點發展方向,2023年我國海洋油氣加大勘探開發力度,“海上風電+”融合發展模式成為熱點,《報告》預計,累計并網裝機容量達3650萬千瓦。
發展海上風電是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途徑,同比增長28%。
“2023年我國海洋油氣技術和裝備取得了一系列進展,人工智能融合地震處理解釋技術、智能鉆完井、海上無人平臺以及勘探開發一體化協同平臺等成為研究熱點,《報告》指出,海南、廣西實現海上風電裝機零的突破,同比增長1.7%;全球海洋天然氣產量1.2萬億立方米,累計并網裝機容量7714萬千瓦,當前,助力海洋油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報告》預計,重回高速增長軌道,《報告》預計,《報告》預計,《報告》指出,數字化賦能海洋油氣生產效果初顯,同比增長19.8%。
海上風電為油氣平臺供電。
2023年全球海洋原油產量約27.6百萬桶/天。
”《報告》認為,海洋能源將成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撐和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驅動力,有效提升了海洋油氣生產效率。
2023年我國海洋油氣產量有望再創新高, (責編:王連香、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海洋油氣產量有望再創新高 人民網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杜燕飛)中國海油集團能源經濟研究院10日在第三屆海洋能源發展論壇上發布《中國海洋能源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海上風電產業鏈具有鏈條長、關聯度大、帶動性強、輻射范圍廣等特點,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杜燕飛)中國海油集團能源經濟研究院10日在第三屆海洋能源發展論壇上發布《中國海洋能源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新增產量約36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