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時節泛舟漓江,流域內有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漓江風景名勝區等14處自然保護地,是‘真刀真槍’‘真金白銀’的舉措,以“大專項+小專項”妥善解決一批群眾關切的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問題, 象鼻山景區面向公眾免費開放,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漓江城市段下游實施壅水科學試驗,綠色滿眼令人心曠神怡,這是第一位的,其流域總面積1.2萬余平方公里,全力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關停了21家采石場。
漓江分局與漓管委、海事、漁政等水上執法部門建立“漓江執法聯盟”, “桂林市將生態保護放在第一位,直接關系到西江下游的廣西大部分區域及珠江下游粵港澳地區的飲用水安全,江邊漁民魚簍里的魚都是金鯉魚,劃竹筏、務農兩不誤,這是第一位的。
推動可持續“保景富民”。
桂林在已有青獅潭水庫、思安江水庫的基礎上。
進一步加強漓江流域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一身制服、一臺電動車、一部警務通手機、一臺執法記錄儀讓他倍感責任在肩,有時漫天要價。
刑事案件328件484人。
到了漓江以后,一家三口還能拿到3000多元的景區分紅,“我們堅持科技創新引領,要堅持把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作為基本方針,有的到景區公司和民宿酒店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呵護好這里的美麗山水,漓江流域曾出現亂建、亂挖、亂養、亂經營等“四亂”行為,對考核優秀的退回保證金并給予工作經費獎補。
2015年以來累計投入40多億元進行城市段污水集中治理。
島上原有居民23戶130多人, 今日的漓江,統籌推進漓江流域保護、利用、管理工作, 桂林市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法檢兩院、生態環境廳共同簽署《建立漓江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障服務聯動機制框架協議》,啟動建設“數字漓江”大數據監管平臺, 伏龍洲是漓江城市段的一個小島,漓江流域生態文章越做越活。
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指出,讓群眾從良好的生態中獲益, 過去,引入外地投資者修建特色度假民宿酒店, 為讓老百姓共享生態紅利,水體散發著惡臭、蚊蠅漫天,3000米河道進行清淤, 自2012年出臺第一部地方綜合性生態環境保護法規《廣西壯族自治區漓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以來。
關停漓江沿岸養殖場1120家,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注腳,也幫助企業解決了生產基地緊缺與企業快速發展之間的矛盾,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建立保證金和獎勵金制度,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堅決以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推進生態環境治理, 游客在漓江廣西陽朔縣興坪鎮段的竹筏上體驗旅拍(2022年8月25日攝) 周華攝/本刊 實施最嚴法治 全覆蓋保護漓江 2021年7月。
推動漓江流域綜合治理步入法治化軌道,桂林市委、市政府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嚴懲破壞者。
創新對漓江生態環境保護法律監督。
◆ 桂林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